市各部、委、辦、局,各直屬單位:
現將《2019年常州市市級預決算公開工作方案》印發(fā)給你們,請遵照執(zhí)行。
附件:2019年常州市市級預決算公開工作方案
常州市財政局
2019年2月2日
(此件公開發(fā)布)
附件
2019年常州市市級預決算公開工作方案
為做好我市2019年預決算公開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工作的意見》《江蘇省預決算信息公開管理暫行辦法》以及財政部《地方預決算公開操作規(guī)程》等相關規(guī)定,現將有關要求明確如下:
一、切實做好2019年市級預決算公開工作
(一)公開主體
公開的主體為負責編制政府或部門預決算的單位或部門。各級財政部門負責本級政府預決算公開,各部門負責本部門預決算公開。除涉密部門外,其余部門都應按規(guī)定公開本部門預決算。作為一級政府的派出機構,開發(fā)區(qū)(含其他功能區(qū))及其下設部門和單位都應公開預決算相關信息。學校、醫(yī)院等預算單位原則上應納入主管部門匯總公開。
(二)公開內容
1.政府預決算公開內容
(1)2019年本級政府預算報告和2018年度決算報告。
(2)2019年本級政府預算草案和2018年度決算草案。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①各級財政(為全轄概念,包含下級財政)收支預決算情況,包括一般公共預決算、政府性基金預決算、國有資本經營預決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以上四本預決算收入表和支出表應單獨制作公開,不得合并公開。
②本級財政(不包括下級財政)收支預決算情況,包括一般公共預決算、政府性基金預決算、國有資本經營預決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一般公共預決算、政府性基金預決算、國有資本經營預決算支出表按功能分類公開到項級科目,一般公共預決算基本支出要單獨公開到經濟分類的款級科目。以上四本預決算收入表和支出表應單獨制作公開,不得合并公開。因沒有國有資本經營收支項目而未單獨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應公開空表并在表下予以說明。沒有數據的空表也要公開,并在表底文字注明本級政府無相關收支項目。
③在2019年預算草案和2018年決算草案中,應有單獨的政府一般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以及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設區(qū)市應有單獨的本地區(qū)、本級及所屬地區(qū)政府一般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以及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
(3)2019年本級政府預算草案說明和2018年度決算草案說明。草案說明應包含以下內容:
①舉借政府債務的情況。按照財政部《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辦法(試行)》(財預〔2018〕209號)文件要求,隨同預算公開上一年度本地區(qū)、本級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及余額(或余額預計執(zhí)行數),以及本地區(qū)和本級上一年度地方政府債券(含再融資債券)發(fā)行及還本付息額(或預計執(zhí)行數)、本年度地方政府債券還本付息預算數等;隨同決算公開上年末本地區(qū)、本級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余額決算數,地方政府債券發(fā)行、還本付息決算數,以及債券資金使用安排等。
②財政轉移支付安排、執(zhí)行的情況。包括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情況。如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轉移支付的,也應說明。
③本級匯總的“三公”經費預決算情況。包括“三公”經費預決算總額,以及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區(qū)分公務用車購置費、公務用車運行費兩項)、公務接待費分項數額,并對增減變化的原因進行說明。
④預算績效工作開展情況。在2019年預算草案說明中,應對2019年預算績效工作安排情況進行文字說明;在2018年決算草案說明中,應對2018年度預算績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文字說明。
2019年預算草案及其說明、2018年決算草案及其說明公開的規(guī)定內容見附1。
(4)本級政府部門專項資金管理清單、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目錄清單。
(5)預算調整情況。按照預算法要求,按規(guī)定做好調整預算公開。按照財政部《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辦法(試行)》(財預〔2018〕209號)文件要求,隨同調整預算公開當年本地區(qū)及本級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本級新增地方政府債券資金使用安排等。
(6)財政管理制度,包括預算公開管理、稅收征管、非稅收入收繳、政府性基金項目、稅收優(yōu)惠政策等財政收入制度,本級專項支出管理、轉移支付管理、政府采購等財政支出制度,會計、國庫、財政專戶、國有資產等其他財政管理制度。
2.部門預決算公開內容
(1)部門概況。按模板內容進行公開。
(2)部門預決算公開表。2019年部門預決算公開表共12張,包括:部門收入支出總體情況表、部門收入總體情況表、部門支出總體情況表、財政撥款收入支出總表、財政撥款支出情況表(功能科目)、財政撥款基本支出表(經濟科目)、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表(功能科目)、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表(經濟科目)、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表(功能科目)、機關運行經費支出表、政府采購支出表。沒有數據的空表,不得自行刪除,應在表底用文字注明本部門無相關收支項目。各部門應確保公開表格中的明細項目合計數與“合計”欄填列的數據一致。
(3)部門預決算公開說明。2019年預算公開說明事項共14項,2018年決算公開說明事項共14項。
部門預算公開說明事項包括:部門收入支出預算總體情況、部門收入預算情況、部門支出預算情況、財政撥款收入支出預算總體情況、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情況、財政撥款基本支出預算情況、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情況、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預算情況、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支出預算情況、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預算情況、機關運行經費支出預算情況、政府采購支出預算情況、國有資產占用情況、預算績效情況等。
部門決算公開說明事項包括:部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部門收入決算情況、部門支出決算情況、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支出決算情況、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情況、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決算情況、政府采購支出決算情況、國有資產占用情況、預算績效情況等。
其中,在公開“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預決算信息時,應包含以下內容: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預決算總額和分項數額、會議費和培訓費預決算總額,并對增減變化的原因進行說明?!肮珓沼密囐徶煤瓦\行費”公開為“公務用車購置費”和“公務用車運行費”?!叭苯涃M決算公開要說明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及人數,公務用車購置數及保有量,國內公務接待的批次、人數、經費總額以及“三公”經費增減變化原因等情況。會議費、培訓費決算公開要說明召開會議和組織培訓的次數和人數等情況。
各部門在進行公開說明時,應確保文字說明中的數據與公開表格中的數據相一致。如表格為空表或表格中數據為“0”,對應的文字說明中金額也應填“0”。按要求需與上年決算數(或上年預算數或本年預算數)作對比說明的,即使發(fā)生額為“0”,若發(fā)生增減變化,也應填寫增減變化原因。若無增減變化,則應寫明“與上年決算數(或上年預算數或本年預算數)相同”。
(4)名詞解釋。對本部門預決算公開中使用的專業(yè)性較強的名詞進行解釋。
以上部門預決算公開內容要嚴格按照附2、3中提供的公開模板進行規(guī)范化、標準化公開。
(5)部門財政專項資金公開。凡納入各級政府部門專項資金管理清單的專項資金,都應公開相關資金分配等信息。對于實行因素法分配的項目,主管部門應及時公開分配因素、權重及分配結果;對于實行申報制的項目,主管部門應公開項目申報指南,分配結果等;其他項目也應該及時公開分配結果。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關于轉發(fā)<財政部關于全面加強脫貧攻堅期內各級各類扶貧資金管理的意見>的通知》(蘇財辦〔2018〕55號)要求,在財政部門門戶網站或政府網站公開財政扶貧資金安排分配情況和政策辦法等。
(6)部門預算績效信息公開。除在部門預決算中公開相關預算績效情況外,還應按本級2019年預決算公開實施方案中制定的預算績效公開要求進行公開,公開表式參照上年格式不變。
①公開主體:已列入2018年度預算績效目標公開的項目,繼續(xù)公開專項資金績效目標,增加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交通局、市體育局等4個部門各選擇1個專項公開專項資金績效目標。2018年度重點績效評價項目的預算部門公開績效評價結果。
②公開時間:績效目標在公開部門預算時同步公開,重點績效評價結果在12月底前公開。
③公開內容:績效目標公開應包括項目基本信息、項目績效目標、項目績效評價指標等內容;重點績效評價結果公開應包括概況、評價結論、存在問題和政策建議等。
(7)部門政府采購信息公開。除在部門預決算中公開相關政府采購信息外,其他公開要求應按《轉發(fā)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蘇財購〔2017〕50號)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8)資產管理信息公開。各部門對其占有、使用國有資產的有關情況進行公開。
(9)本部門預決算公開管理文件。各部門應公開本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管理制度。
(三)公開時間
政府預決算應當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批準后20日(自然日)內向社會公開。市級財政部門必須在法律規(guī)定的時限內公開。部門預決算應當在本級政府財政部門批復后20日(自然日)內向社會公開。地方各部門必須在法律規(guī)定的時限內公開,原則上在同一天集中公開。
(四)公開方式
對于政府預決算公開,財政部門如有獨立門戶網站的,必須實現“雙公開”,即在門戶網站上和全省預決算公開統(tǒng)一平臺上同步公開,并保持數據一致。如無獨立的門戶網站,只需在全省預決算公開統(tǒng)一平臺上的“政府預決算公開”專欄公開。財政部門在門戶網站公開本級政府預決算時,也可采取設置鏈接至全省預決算公開統(tǒng)一平臺的本地區(qū)政府預決算公開頁面的方式進行公開。
對于部門預決算公開,各部門若有獨立門戶網站的,必須實現“雙公開”,即除在本部門門戶網站公開外,還應在全省預決算公開統(tǒng)一平臺上同步公開,并保持數據一致。若無獨立門戶網站的,只需在全省預決算公開統(tǒng)一平臺上的“部門預決算公開”專欄公開。部門在門戶網站公開時,也可采取設置鏈接至全省預決算公開統(tǒng)一平臺的本部門頁面的方式進行公開。
根據中央要求,縣(市、區(qū))級以上各級政府都應在政府網站首頁的顯著位置,設置圖片鏈接至全省預決算公開統(tǒng)一平臺的本地區(qū)頁面。
(五)涉密信息處理
各級財政部門和各部門應當建立健全預決算公開保密審查機制,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進行審查。各級財政部門和各部門在依法公開政府預決算、部門預決算時,對涉及國家秘密的內容不予公開。對部分內容涉及國家秘密的,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下列原則處理:
1.同一功能分類類級科目下,大部分款級科目涉密的,僅公開到該類級科目;
2.同一功能分類款級科目下,大部分項級科目涉密的,僅公開到該款級科目;
3.個別功能分類款級科目或項級科目涉密的,除不公開該涉密科目外,同一級次的“其他支出”科目也不公開。
二、保障措施
1.按時報送本部門預決算公開情況。利用財政部地方預算綜合管理系統(tǒng),及時報送本地區(qū)預決算公開情況。具體報送要求另行通知。
2.繼續(xù)加大預決算公開工作考核力度。市級財政部門將根據預決算公開檢查結果,對預決算公開工作較差的部門,加大問責力度,并將檢查結果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
附:1-3.doc(點擊下載)
1.政府預決算草案和草案說明公開規(guī)定內容
2.2019年度部門預算公開模板
3.2018年度部門決算公開模板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