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轄市、區(qū)人社局、教育局,局屬各單位及有關學校:
根據《省教育廳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2019年度全省中小學和中職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蘇教師〔2019〕8號)精神和要求,決定在全市開展2019年度江蘇省中小學(含幼兒園,下同)、中職校正高級教師職稱推薦評審工作?,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審范圍和對象
評審范圍:全市普通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yè)學校、特殊教育學校以及教師發(fā)展中心、教研室、教科所、電化教育館、少年宮等教育機構。
評審對象:上述學校和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學前教育和中小學、中職校教育教學與研究工作,取得國民教育學歷并獲得相應教師資格的在職在崗教師。已辦理退休手續(xù)人員不得申報。
評審導向:進一步完善評價標準,充分體現培養(yǎng)教育家型教師和向鄉(xiāng)村教師傾斜的政策導向,充分考慮音體美等學科教師教育實際和教學特點。
二、推薦名額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下達我市推薦名額為中小學15人,中職校5人。各地各單位原則上按全市中小學45人,中職校15人推薦名額進行推薦(具體名額分配見附件1),其中鄉(xiāng)村教師推薦人數不得少于10%,在鄉(xiāng)村中小學任教滿30年的,可不受指標限制,在鄉(xiāng)村學校評上正高職稱的,5年之內不得交流到非鄉(xiāng)村學校。市教育局將根據各地區(qū)優(yōu)秀教師隊伍實際,在大市范圍內調劑。中學和教育機構原則上須在有正高級空崗的情況下進行推薦。各地在推薦過程中應注意學段、學科分布,并向一線優(yōu)秀教師傾斜,其中擔任學校(不含幼兒園)和教研機構行政領導職務(包括副職)的原則上不超過30%,達到同學科教師規(guī)定教學工作量的副校長可按教師身份申報。各地在推薦中要堅持標準、嚴把質量,把教好書、育好人作為第一要務,真正把師生公認度高的優(yōu)秀教師推薦出來。
三、推薦評審條件
依據《江蘇省中小學教師專業(yè)技術資格條件》(蘇職稱〔2013〕4號)、《江蘇省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技術資格條件》(蘇職稱〔2013〕5號)、《江蘇省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專業(yè)技術資格條件(試行)》(蘇職稱〔2009〕27號)(以下簡稱《資格條件》)和《全省鄉(xiāng)村教師職稱評審政策若干意見的通知》(蘇人社發(fā)〔2016〕202號),開展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推薦和評審工作。
?。ㄒ唬﹫允貛煹略u價第一標準。各地各校在推薦工作中,要把師德放在教師評價的首位,樹立鮮明的師德、能力和業(yè)績導向,進一步加強對申報人員師德考核。通過考核測評、征求學生和家長意見、設立舉報熱線、征求紀檢監(jiān)察部門意見等方式,全面考察申報人員職業(yè)操守,師德表現突出的在同等情況下優(yōu)先推薦,師德有問題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近三年內有違規(guī)違法辦學行為并被縣級及以上行政部門查處且通報批評的,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等不得推薦。各轄市區(qū)教育局、各局屬及相關單位要在全面考察的基礎上,對其師德師風情況作出書面說明(轄市區(qū)學校和機構由轄市區(qū)教育局統(tǒng)一出具說明,局屬學校和機構由單位出具說明)具體要求見附件2。
?。ǘ┲攸c考核教育教學能力。各地各校在推薦過程中要重點考核申報人員的教學能力,切實發(fā)揮正高級教師在教師發(fā)展和促進學校發(fā)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市教育局將采用現場教學、實景觀課等評價方式,對申報人員開展集中現場教學測評?,F場測評結果結合平時教學情況分為優(yōu)秀、良好等,測評結果為優(yōu)秀的不超過省下達推薦人數的60%,教學能力測試結果將作為重要內容向省廳推薦。
(三)突出教科研成果貢獻度考核。各地各校要加大教育教學成果在推薦評審中的權重,著重考察教育教學研究、論文、課題等教科研成果對學校教學的指導作用和轉化情況,以及在教學成果獎等獎項中的獲得情況。對申報人員提交的課題,著重考察課題研究成果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或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推廣情況及價值。
?。ㄋ模┳⒅厥痉兑I作用。各地各校推薦人選能發(fā)揮“傳幫帶”的作用,推薦人選任現職以來,需擔任過青年教師和師范實習生指導教師、名師工作室及培育站領銜人、師范教育課程兼職教師、教育碩士生指導教師、省級培訓授課教師(含名師空中課堂)等,并在其中發(fā)揮積極的專業(yè)示范作用。要做到教師職稱晉升后工作數量不減少、工作水平有提升,教師職稱越高越當率先垂范。
?。ㄎ澹┩怀霾牧险鎸嵭?。申報中職校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的教師應如實提供2014年至2018年間的年度教學質量考核結果,并提供考核辦法、通知等相關佐證材料。同時提供企業(yè)實踐相關佐證材料。
四、推薦評審程序
1.個人申報。符合中小學、中職校正高級教師資格條件的教師向單位提出書面申請,按規(guī)定提交申報材料。申報人員學歷學位、任職年限、獲獎、論文論著發(fā)表出版、課題結題時間等均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從今年起,中小學和中職校正高級職稱全面推行網上填報,依據“江蘇人才信息港”中的職稱申報評審管理服務平臺,申報人員在線填報相關申報信息。信息填報成功后,通過系統(tǒng)自助打印《專業(yè)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申報材料在學校(單位)公共場所進行公開展示,時間不少于3個工作日。
2.單位推薦。所在單位要按照公開述職、成果展示、民主測評、組織推薦等程序開展推薦工作。公開述職和教師測評相結合進行,參加人數不少于學?;騿挝唤處熆倲档?0%。學生測評人數不少于兩個班的學生(任教幼兒園免測)。教科研訓等人員面向指導服務對象開展測評,人數不少于30人,測評時申報人員和直系親屬回避。推薦結果及《情況簡表》(附件3、附件4)在單位內公示后報送相應教育主管部門。
3.資格審查。各轄市、區(qū)人社和教育部門對申報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和材料核實,確保所有申報材料真實完整后,擇優(yōu)選定推薦人選,經公示后報送市教育行政部門。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專家對局屬及有關單位申報人員進行初審,擇優(yōu)選定推薦人選參加大市評選。市人社和教育部門負責全市申報人員的資格審查。市教育行政部門將委托專業(yè)機構對參加大市推薦人員上報的論文代表作進行查重處理,具體要求另行通知。
4.評議推薦。市教育部門成立常州市中小學、中職校正高級教師推薦評審委員會并設置若干學科組,分2個階段進行:
?。?)課堂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市教育部門組織學科組專家對申報人員進行課堂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和評議。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綜合評審。常州市中小學、中職校正高級教師推薦評審委員會設置的學科組按照《資格條件》審閱材料。在學科組前期工作和審閱材料的基礎上,評委會對申報人員(含鄉(xiāng)村從教滿30年符合申報條件的不占推薦指標教師)的師德表現、教學工作實績、教科研成果、指導青年教師情況等作出綜合評價,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投票表決,在省下達的推薦名額內擇優(yōu)產生推薦人選。推薦人選及《專業(yè)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系統(tǒng)自助打印)在常州教育網上公示5個工作日后報送省教育廳。
各地、各校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程序組織推薦工作,完善職稱評審公開、公示制度,確保政策公開、標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
五、報送材料要求
1.各轄市、區(qū)教育部門、局屬及有關單位要按照相關要求(見附件5、附件6)報送評審材料,因材料不齊全等問題,影響職稱評審的,由申報人及所在單位自行負責。轄市、區(qū)教育部門于2019年9月9日(局屬及有關單位于9月6日)前將申報紙質材料送至常州市教師發(fā)展中心,聯系人:李志崗,聯系電話:85582357;同時將《江蘇省教師系列正高級職稱申報人員名冊》(見附件7)、《專業(yè)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系統(tǒng)自助打?。╇娮痈鍒笏褪薪逃秩耸屡c教師工作處,聯系人:張國慶;聯系電話:85681337,電子郵箱:1965859766@qq.com。逾期未報送材料的地區(qū)、單位視為放棄本年度職稱申報資格。
2.各地各校要加強對材料的審核,確保申報表和材料填寫完整、準確真實、逐一審核,要建立教師誠信機制,對偽造謊報學歷、資歷、教學工作量、科研成果、獲獎證書等弄虛作假行為,實行“一票否決”,一律取消參評資格,已取得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予以撤銷,已聘任專業(yè)技術職務的予以解聘,從下一年度起3年內不得申報,并視情節(jié)追究其他相關人員責任。
六、評審費用
每份中小學、中職校正高級教師材料由省教育廳收取評審費400元。
附件:
1.2019年常州市中小學、中職校正高級教師推薦名額分配表
2.江蘇省教師系列正高級職稱申報人員師德師風情況說明
3.江蘇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專業(yè)技術資格申報人員情況簡表
4.江蘇省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資格申報人員情況簡表
5.江蘇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評審材料報送要求
6.江蘇省中職校正高級教師評審材料報送要求
7.江蘇省教師系列正高級職稱申報人員名冊
常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9年8月8日
(此件公開發(fā)布)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