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常州市城鄉(xiāng)建設局政府信息公開年報
(2012年1月4日)
引言
本年報是根據《常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guī)定》要求,由常州市城鄉(xiāng)建設局編制的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就政府信息公開提出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政府支出和收費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tǒng)計表。我局政府網站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常州市城鄉(xiāng)建設局;聯系電話:85682030。
一、基本概況
2011年,我局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根據《常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guī)定》要求,切實樹立正確的信息公開責任感,以提高機關行政效能、提升為民服務水平為目標,緊密結合建設工作實際,不斷拓寬建設部門政府信息公開的領域和范圍,強化監(jiān)督檢查,全力確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相關城鄉(xiāng)建設政策、政務信息。
1.加強領導,推進組織健全。一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后,我局就成立了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明確了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為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以及局保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并成立局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局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辦公室,具體負責政府信息公開以及保密審查的日常工作,對擬公開的公文、信息是否涉密進行嚴格把關。二是局下屬單位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建立了覆蓋全局系統(tǒng)的工作網絡,并且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形成了各部門齊抓共管、機關處室與直屬單位縱橫結合、部門與部門之間條塊協調一致的工作格局,推動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我局將信息公開工作納入日常工作之中,從人員配備、設備配置、經費提供等多方面給予保障,使我局的信息公開工作保持正常開展。
2.健全制度,完善操作流程。一是按照《條例》的要求,結合單位實際,及時編制了《常州市建設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常州市建設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常州市建設局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信息公開工作考核制度》等七項制度,并及時建立了政府信息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保密審查等相關機制,規(guī)范了操作依據,對政府信息公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使這項工作有人抓,有人具體負責。二是在實際工作中,局信息公開及保密審查辦公室和各處室都能認真按照上述制度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信息公開申請、發(fā)布、保密和審核制度,形成了“收件-拆封-登記-簽發(fā)-答復-審校-回復-歸檔”等八步工作法,規(guī)范了工作流程,提升了工作效能。三是在日常行政工作中,我局建立了協調機制、首問負責制、按時辦結制等制度,嚴格按照信息公開的原則、內容、形式、程序,及時公開相關信息和市民關注的熱點信息,并繼而形成例會制度,定期召開信息公開會議,對階段性信息公開工作進行小結回顧,使信息公開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并不斷深化。
3.主動作為,保持公開的時效性。一是圍繞今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結合局中心工作,對群眾關注度較高的建筑業(yè)管理類政策法規(guī)、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新政和我市重大工程進展情況等信息,以及工程建設領域頗受關注的建設市場各方主體的市場行為信息和誠信信息,實行主動及時公開,使信息公開工作逐步走向經?;?、常態(tài)化。今年以來,我局上傳信息公開內容 108件,完成69件依申請公開工作。二是做好局官方網站的維護,對網站開設的政務信息、政務公開等專欄進行動態(tài)更新,及時公開涉及的建設動態(tài)、政策法規(guī)、建設工程項目、發(fā)文通知公告、辦事指南等政務信息。三是按時提交年度報告。每年年底,我局對當年度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匯總回顧,按要求編制《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并及時上傳公開,接受社會監(jiān)督。四是定期填報《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每月情況報表》。從今年5月份開始,我局嚴格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每月初填報報表,及時報送信息公開工作的開展情況,認真接受上級部門的監(jiān)督指導。五是認真做好通過郵箱、網站、電話提交的咨詢、訴求的調查及答復處理工作,嚴格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予以答復解釋,同時將相關內容、執(zhí)法依據等進行上傳報送,盡可能地為市民提供完整的、有針對性的政府信息服務。
4.整合資源,拓寬公開渠道。一是下移公開窗口。按照信息公開工作要求,重點推進公益性強、公眾關注度高的部門信息公開工作,明確要求建筑業(yè)管理、市政、公用等部門根據自身特點,多形式公開辦事事項、辦事程序等,廣泛推進信息公開工作。二是成立了城鄉(xiāng)建設服務中心,建立對外公共服務和信訪信息綜合平臺,配備了素質高、能力強的人員把網絡信息、熱線服務等職能整合成于一個平臺上,同時與“12345”政府公共服務平臺和“12319”城市長效管理平臺的聯動,集中力量受理、梳理、交辦市民群眾的咨詢、訴求,提供我局便民利民措施和城市建設管理涉及到民生的動態(tài)信息,特別是水、氣、路等運行信息的發(fā)布和宣傳,并嚴格做到受理有登記,交辦有回音、辦理有跟蹤、辦結有案卷,實現政府與民意之間的信息共享互動,實現政府信息公開渠道的擴大化。三是打造信息公開的專項平臺。我局根據以往市民群眾關注的特點,精心打造了建筑業(yè)誠信考核平臺、工程項目信息共享平臺、建筑業(yè)“一站式”專業(yè)服務平臺和征收補償信息公示平臺,對市場管理所涉及到的各方主體市場行為、誠信記錄、建筑項目招投標信息、建筑項目進度信息和征收補償信息實行動態(tài)公布,極大地方便了對此類信息的查詢,實現了政府信息公開的專門化。四是通過編印《便民服務手冊》為項目業(yè)主、建設單位和廣大市民提供公用服務、市政建設管理、建筑業(yè)管理、勘察設計管理和其他綜合類的詳實的便民服務指南。在日前舉行的服務我市“一核八園”項目咨詢活動中,一次就分發(fā)了300多本,受到了與會人士的廣泛歡迎。
5.嚴格“三審”,確保保密審查。為切實做到政府信息公開和保守國家秘密的兼顧,我局嚴格執(zhí)行“三審”制度,即一是處室信息提供人員審查;二是處室負責人、專業(yè)保密審查人員審核;三是分管領導進行審批。對于不能確定的擬公開信息,及時報送上級主管部門或同級保密工作部門進行審查確定。在保密審查過程中,規(guī)范做好書面審查記錄,以及收文、發(fā)文、傳閱、銷毀等登記管理,專人傳遞,定人閱辦的工作方法,減少了保密信息的流通環(huán)節(jié)和知曉范圍,保證涉密資料在工作中的嚴肅性和密級性。對信息公開進行嚴格審簽,保證局政府信息公開內容不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
此外,對形成的公開文件文本,整理好紙質和電子的兩種版本,及時向檔案局規(guī)范移交。
6.強化考核,形成長效管理。一是將信息公開納入黨風廉政建設,將推行信息公開作為政風行風評議的重要考核指標,自覺擴大公開的透明度,通過開設公眾評議專欄等形式,廣泛接受包括人大、新聞媒體、監(jiān)督員和市民在內的社會各界的監(jiān)督。二是認真接受市政府組織的半年度工作檢查,借助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關機關的專業(yè)檢查,全面審查我局信息公開工作的成績和缺陷。三是我局結合對外服務平臺的綜合考核,對各網絡單位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履職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尤其是對咨詢的解答情況、保密的審查情況以及信息公開的及時性、規(guī)范性和到位程度,對照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求,認真開展查漏補缺工作,通過日常檢查、月度考查、季度點評和年度考核,不斷加強督促,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準確高效地開展。四是認真落實信息公開責任追究制,由監(jiān)察部門對違反信息公開制度的單位或個人進行責任認定和處理。
二 、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2011年,我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08條,其中全文電子化達100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機構概況類的信息3條,占總體的比例為2.7%;政策法規(guī)類的信息2條,占總體的比例為1.8%;規(guī)劃計劃類的信息1條、占總體的比例0.9%;業(yè)務工作類的信息101條、占總體的比例為93.5%;其他信息1條,占總體的比例為0.9%。我局所主動公開的信息均是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方面的信息,主要涉及重大建設工程管理信息、建筑業(yè)管理信息、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行業(yè)管理信息、水、氣、燈等城市公用事業(yè)管理信息、城市綜合開發(fā)政策法規(guī)等五大類。
為方便公眾了解信息,本局采用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形式是政府網站,并通過市城鄉(xiāng)建設服務中心、市檔案館,廣播、電視等公共媒體、政府新聞發(fā)布會、政風熱線等進行政府信息公開。其中,最常用的形式和最受歡迎的形式是政府網站,主要是本市建筑業(yè)管理、重大工程建設的相關信息。
三 、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本局2011 年在依申請公開方面,我局共受理了84件(79件是信函形式申請,5件是網上申請)。內容主要涉及房屋拆遷許可、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用地批文、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及國有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等。
在已經答復的84件申請中,“同意公開”的52件,占總數的61.9%;因信息為“非本部門掌握”、“申請內容不明確”或“信息不存在”而被否決公開申請的有27件,占已答復總數的32.1%。
四、咨詢情況
本年度無向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人進行收費的情況咨詢情況
在政府信息咨詢方面,今年共接受市民咨詢13809次,其中咨詢電話接聽12192次,當面咨詢接待192次824人,網上咨詢1617次。政府信息公開專欄訪問量超過78萬多次,其中按點擊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開欄目依次是:職稱評審、建筑業(yè)管理、資質管理、房地產管理、建設法規(guī)、重大工程和房屋征收補償。
五、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
?。ㄒ唬┰V訟(行政復議、行政申訴)有關的費用支出
本年度未產生政府信息公開事務訴訟相關的費用支出。
(二)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收費情況
本年度無向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人進行收費的情況。
六、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本局2011年全年未發(fā)生針對本部門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
七、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強而又要求高、涉及面廣的工作,我局雖然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人員少,工作牽涉面廣,任務繁重,與市委保密委員會、市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一是系統(tǒng)大,人員素質有參差,業(yè)務能力尚有不足;二是人員少,工作任務重,目前,我局負責政府信息公開的工作人員都有很繁重的日常業(yè)務工作,導致信息發(fā)布、更新速度與市民的要求還有差距;三是政府信息公開的臺賬有待完善等等。我們將進一步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宣傳貫徹和學習,進一步提高認識,強化措施,嚴格做好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更好地為社會公眾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健全工作制度。結合工作實際不斷修訂完善已有的工作制度,對《常州市建設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常州市建設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等制度的名稱和工作范圍進行變更和拓展。同時,進一步推動各相關職能科室(部門)、事業(yè)單位信息公開,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深入、持續(xù)、高效地開展。
二是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堅決貫徹“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及時對我局新制作的政務信息進行梳理,在遵守相關保密規(guī)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目錄。凡是需要群眾知道的,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都要納入公開范圍。加大對公眾需求量大、申請集中的政府信息的梳理、整合。同時,對公眾關注度高、專業(yè)性強的政府規(guī)章、規(guī)范性文件、政策性意見等,開展通俗化、問答式的服務解讀,提高政府信息公開的服務水平。
三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做好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建設工作。增加圖片信息量,合理布局網站頁面,做到圖文并茂,保證頁面質量。讓更多的市民熟知公開信息的常用查詢方式與查詢地址,確保公開信息來源的準確性與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提高信息公開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地位,為常州城鄉(xiāng)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
四是推進信息公開長效機制。加大培訓力度,提升業(yè)務水平。開展政府信息公開業(yè)務培訓,不斷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增強處理能力,提高公開信息的質量。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績效考評的內容,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審查和更新維護、考核評估、監(jiān)督檢查評議、培訓宣傳和工作年報等工作制度,深入、持續(xù)、高效地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八、說明與附表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tǒng)計
指標
|
單 位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條
|
108
|
其中:全文電子化的主動公開信息數
|
條
|
108
|
新增的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數
|
條
|
2
|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tǒng)計
指標
|
單 位
|
數量
|
申請總數
|
條
|
84
|
其中:1.當面申請數
|
條
|
0
|
2.傳真申請數
|
條
|
0
|
3.電子郵件申請數
|
條
|
0
|
4.網上申請數
|
條
|
5
|
5.信函申請數
|
條
|
79
|
6.其他形式申請數
|
條
|
0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條
|
52
|
其中:1.同意公開答復數
|
條
|
42
|
2.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條
|
0
|
3.否決公開答復總數
|
條
|
27
|
其中:(1)“信息不存在”數
|
條
|
0
|
?。?span>2)“非本部門掌握”數
|
條
|
27
|
(3)“申請內容不明確”數
|
條
|
0
|
?。?span>4)其它原因
|
條
|
0
|
附表3: 咨詢情況統(tǒng)計
指標
|
單 位
|
數量
|
提供服務類信息數
|
條
|
13809
|
其中:1.網上咨詢數
|
人次
|
1617
|
2.現場接待人數
|
人次
|
824
|
3.咨詢電話接聽數
|
人次
|
12192
|
網站專欄頁面訪問量
|
人次
|
780000
|
附表4:申訴情況統(tǒng)計表
指標
|
單 位
|
數 量
|
行政復議數
|
件
|
0
|
行政訴訟數
|
件
|
0
|
行政申訴數
|
件
|
0
|
其中:對本部門首次處理不滿意的行政申訴數
|
件
|
0
|
附表5:政府支出與收費情況統(tǒng)計
指標
|
單 位
|
數量
|
收取費用總數
|
元
|
0
|
其中:1.檢索費
|
元
|
0
|
2.郵寄費
|
元
|
0
|
3.遞送費
|
元
|
0
|
4.復制費(紙張)
|
元
|
0
|
5.復制費(光盤)
|
元
|
0
|
6.復制費(軟盤)
|
元
|
0
|
7.其它收費
|
元
|
0
|
政府信息公開指定專職人員總數
|
人
|
7
|
其中:1.全職人員數
|
人
|
1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6
|
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的專項經費
|
萬元
|
0
|
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的實際支出
|
萬元
|
3
|
與訴訟有關的總費用
|
萬元
|
0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