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轄市、區(qū)財政局,各政府采購代理機構:
為了規(guī)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政府采購(以下簡稱PPP項目采購)行為,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政府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財政部關于印發(f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政府采購管理辦法的通知》(財庫〔2014〕215號)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適用范圍
本辦法所稱PPP項目采購,是指政府為達成權利義務平衡、物有所值的PPP項目合同,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原則,按照相關法規(guī)要求完成PPP項目識別和準備等前期工作后,依法選擇社會資本合作者的過程。PPP項目實施機構(采購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選擇合作社會資本(供應商),適用本辦法。
PPP項目實施機構可以委托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辦理PPP項目采購事宜。
二、采購程序
(一)方式審批
PPP項目采購方式包括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和單一來源采購。項目實施機構應當根據(jù)PPP項目的采購需求特點,依法選擇適當?shù)牟少彿绞健_到公開招標數(shù)額標準的采購項目,應采用公開招標方式。因特殊情況需要變更為其他采購方式的,必須按照《常州市財政局關于變更政府采購方式有關問題的通知》(常財購〔2015〕6號)及補充規(guī)定的相關要求,獲得政府采購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批準。
(二)采購文件編制
項目采購文件應當包括采購邀請、競爭者須知(包括密封、簽署、蓋章要求等)、競爭者應當提供的資格、資信及業(yè)績證明文件、采購方式、政府對項目實施機構的授權、實施方案的批復和項目相關審批文件、采購程序、響應文件編制要求、提交響應文件截止時間、開啟時間及地點、保證金交納數(shù)額和形式、評審方法、評審標準、政府采購政策要求、PPP項目合同草案及其他法律文本、采購結果確認談判中項目合同可變的細節(jié)、以及是否允許未參加資格預審的供應商參與競爭并進行資格后審等內(nèi)容。項目采購文件中還應當明確項目合同必須報請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在獲得同意前項目合同不得生效。
采用競爭性談判或者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的,項目采購文件除上款規(guī)定的內(nèi)容外,還應當明確評審小組根據(jù)與社會資本談判情況可能實質(zhì)性變動的內(nèi)容,包括采購需求中的技術、服務要求以及項目合同草案條款。
項目實施機構應當在資格預審公告、采購公告、采購文件、項目合同中列明采購本國貨物和服務、技術引進和轉讓等政策要求,以及對社會資本參與采購活動和履約保證的擔保要求。社會資本參加采購活動應繳納保證金,保證金的數(shù)額不得超過項目預算金額的2%。履約保證金的數(shù)額不得超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初始投資總額或資產(chǎn)評估值的10%。無固定資產(chǎn)投資或投資額不大的服務型合作項目,履約保證金的數(shù)額不得超過平均6個月的服務收入額。
項目實施機構應當組織社會資本進行現(xiàn)場考察或者召開采購前答疑會,但不得單獨或者分別組織只有一個社會資本參加的現(xiàn)場考察和答疑會。項目實施機構可以視項目的具體情況,組織對符合條件的社會資本的資格條件進行考察核實。
(三)資格預審、項目評審
PPP項目采購應當實行資格預審。項目實施機構應當根據(jù)項目需要準備資格預審文件,發(fā)布資格預審公告,邀請社會資本和與其合作的金融機構參與資格預審,驗證項目能否獲得社會資本響應和實現(xiàn)充分競爭。
資格預審公告應當通過江蘇政府采購網(wǎng)、常州市政府采購網(wǎng)同時發(fā)布。資格預審合格的社會資本在簽訂PPP項目合同前資格發(fā)生變化的,應當通知項目實施機構。
資格預審公告應當包括項目授權主體、項目實施機構和項目名稱、采購需求、對社會資本的資格要求、是否允許聯(lián)合體參與采購活動、是否限定參與競爭的合格社會資本的數(shù)量及限定的方法和標準、以及社會資本提交資格預審申請文件的時間和地點。提交資格預審申請文件的時間自公告發(fā)布之日起不得少于15個工作日。
項目有3家以上社會資本通過資格預審的,項目實施機構可以繼續(xù)開展采購文件準備工作;項目通過資格預審的社會資本不足3家的,項目實施機構應當在調(diào)整資格預審公告內(nèi)容后重新組織資格預審;項目經(jīng)重新資格預審后合格社會資本仍不夠3家的,可以依法變更采購方式。
資格預審結果應當告知所有參與資格預審的社會資本,并將資格預審的評審報告提交本級財政部門備案。
項目實施機構、采購代理機構應當成立評審小組,負責PPP項目采購的資格預審和評審工作。評審小組由項目實施機構代表和評審專家共5人以上單數(shù)組成,其中評審專家人數(shù)不得少于評審小組成員總數(shù)的2/3。評審專家可以由項目實施機構自行選定,但評審專家中至少應當包含1名財務專家和1名法律專家。項目實施機構代表不得以評審專家身份參加項目的評審。
評審小組成員應當按照客觀、公正、審慎的原則,根據(jù)資格預審公告和采購文件規(guī)定的程序、方法和標準進行資格預審和獨立評審。已進行資格預審的,評審小組在評審階段可以不再對社會資本進行資格審查。允許進行資格后審的,由評審小組在響應文件評審環(huán)節(jié)對社會資本進行資格審查。
評審小組成員應當在資格預審報告和評審報告上簽字,對自己的評審意見承擔法律責任。對資格預審報告或者評審報告有異議的,應當在報告上簽署不同意見,并說明理由,否則視為同意資格預審報告和評審報告。
評審小組發(fā)現(xiàn)采購文件內(nèi)容違反國家有關強制性規(guī)定的,應當停止評審并向項目實施機構說明情況。評審專家應當遵守評審工作紀律,不得泄露評審情況和評審中獲悉的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評審小組在評審過程中發(fā)現(xiàn)社會資本有行賄、提供虛假材料或者串通等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向財政部門報告。評審專家在評審過程中受到非法干涉的,應當及時向財政、監(jiān)察等部門舉報。
(四)談判與合同簽署
PPP項目采購評審結束后,項目實施機構應當成立專門的采購結果確認談判工作組,負責采購結果確認前的談判和最終的采購結果確認工作。
采購結果確認談判工作組成員及數(shù)量由項目實施機構確定,但應當至少包括財政預算管理部門、行業(yè)主管部門代表,以及財務、法律等方面的專家。涉及價格管理、環(huán)境保護的PPP項目,談判工作組還應當包括價格管理、環(huán)境保護行政執(zhí)法機關代表。評審小組成員可以作為采購結果確認談判工作組成員參與采購結果確認談判。
采購結果確認談判工作組應當按照評審報告推薦的候選社會資本排名,依次與候選社會資本及與其合作的金融機構就項目合同中可變的細節(jié)問題進行項目合同簽署前的確認談判,率先達成一致的候選社會資本即為預中標、成交社會資本。
確認談判不得涉及項目合同中不可談判的核心條款,不得與排序在前但已終止談判的社會資本進行重復談判。
項目實施機構應當在預中標、成交社會資本確定后10個工作日內(nèi),與預中標、成交社會資本簽署確認談判備忘錄,并將預中標、成交結果和根據(jù)采購文件、響應文件及有關補遺文件和確認談判備忘錄擬定的項目合同文本同時在江蘇政府采購網(wǎng)、常州市政府采購網(wǎng)上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5個工作日。
項目實施機構應當在公示期滿無異議后2個工作日內(nèi),將中標、成交結果同時在江蘇政府采購網(wǎng)、常州市政府采購網(wǎng)上進行公告,同時發(fā)出中標、成交通知書。
中標、成交結果公告內(nèi)容應當包括:項目實施機構和采購代理機構的名稱、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中標或者成交社會資本的名稱、地址、法人代表;中標或者成交標的名稱、主要中標或者成交條件(包括但不限于合作期限、服務要求、項目概算、回報機制)等;評審小組和采購結果確認談判工作組成員名單。
項目實施機構應當在中標、成交通知書發(fā)出后30日內(nèi),與中標、成交社會資本簽訂經(jīng)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的PPP項目合同。需要為PPP項目設立專門項目公司的,待項目公司成立后,由項目公司與項目實施機構重新簽署PPP項目合同,或者簽署關于繼承PPP項目合同的補充合同。
項目實施機構應當在PPP項目合同簽訂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nèi),將PPP項目合同同時在江蘇政府采購網(wǎng)、常州市政府采購網(wǎng)上公告,但PPP項目合同中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的內(nèi)容除外。
三、監(jiān)督檢查
參加PPP項目采購活動的社會資本對采購活動的詢問、質(zhì)疑和投訴,依照有關政府采購法律制度規(guī)定執(zhí)行。
各級財政部門負責對PPP項目采購活動進行監(jiān)督檢查,依法處理采購活動中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
PPP項目采購有關單位和人員在采購活動中出現(xiàn)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依照政府采購法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追究法律責任。
常州市財政局
2016年12月23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