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免费拍拍拍网站_亚洲高清午夜18禁一区_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国产18_国产亚洲福利私拍波多野

領導活動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正文
瀏覽次數:
信息名稱:關于印發(fā)《全市公安機關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號:014109605/2012-00159
法定主動公開分類:公告公示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文件編號:常公局〔2012〕115號 發(fā)布機構:市公安局
生成日期:2012-05-09 公開日期:2012-05-19 廢止日期:有效
內容概述: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公安機關群眾工作,進一步提升聯系服務群眾、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的能力水平,著力夯實公安工作群眾基礎,不斷提升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根據省廳和市局黨委部署要求,市局研究決定從2012年起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市公安機關開展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
關于印發(fā)《全市公安機關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
常公局〔2012〕115號

全市公安機關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實施方案

  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公安機關群眾工作,進一步提升聯系服務群眾、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的能力水平,著力夯實公安工作群眾基礎,不斷提升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根據省廳和市局黨委部署要求,經研究,決定從2012年起至2014年,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市公安機關開展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按照上級關于加強群眾工作的有關指示精神,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標準,以民生警務為載體,以創(chuàng)新管理為動力,緊緊抓住增進對人民群眾的感情、保持血肉聯系這個根本,緊密結合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實際,大力弘揚新時期江蘇精神和江蘇公安精神,深入推進“三訪三評”深化“大走訪”活動,在繼承和發(fā)揚公安機關群眾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信息化條件下群眾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新機制,著力提高廣大民警做群眾工作的能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努力打造常州公安為民服務、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品牌,不斷提升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二、目標任務

  實施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努力實現服務質效大提升、基層基礎更牢固、人民群眾得實惠、警民關系更和諧的總體目標。具體目標和任務是:

  一是警民關系更和諧。機關作風評議繼續(xù)保持第一方陣。以“大走訪”、警民懇談、“三解三促”等愛民實踐活動為載體,通過換位體驗、交流座談、訪貧問苦等教育形式,使廣大民警深入了解廣大百姓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生活上照顧群眾。

  二是為民服務更貼心。窗口服務滿意度不低于98%。以進一步優(yōu)化執(zhí)法服務環(huán)境為抓手,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突出問題的排查整改。繼續(xù)深化平安服務、窗口服務、社區(qū)服務、網上服務,積極為群眾多辦實事、多做好事、多解難事,真正把群眾工作做實做細、做好做優(yōu),做到群眾心坎上。

  三是工作標準更規(guī)范。群眾涉法信訪下降5%。根據各項公安工作業(yè)務特點,建立健全覆蓋警種部門和基層所隊的群眾工作標準規(guī)范,完善民意民情、意見訴求收集辦理和反饋工作機制,明確開展群眾工作的任務、內容、方法和要求,總結固化、推廣應用基層民警創(chuàng)造的群眾工作法,努力實現群眾工作的常態(tài)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

  四是導向作用更明顯。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低于90%。圍繞群眾滿意標準,建立群眾工作考評機制,加大群眾工作在綜合績效考評中的權重,完善獎懲激勵機制,大力選樹和表彰群眾工作先進典型,真正把公安工作的評判權交給人民群眾,切實做到警務跟著民意走、民警圍著群眾轉,使民意成為推動公安工作科學發(fā)展的導向。

  三、方法措施

  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共分為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20125月中旬前,主要是動員部署,制定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做好啟動實施各項工作;第二階段,從20125月下旬至20146月,主要是全面推進,探索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的方法載體,制定覆蓋警種部門和基層所隊的群眾工作標準規(guī)范,總結推廣一批群眾工作法,健全完善群眾工作網絡平臺;第三階段,從20147月至12月,主要是總結深化,建立完善群眾工作長效機制,鞏固深化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的經驗和成果。在做好各項群眾工作的過程中,要重點抓好八項活動:

  一是訪察民情,體驗生活。2012年上半年,要按照開展“三訪三評”、“三解三促”的總體部署要求,集中開展以“萬警進萬家、警民促和諧”為主題的群眾生活大體驗活動,采取走訪體驗、調研體驗、換位體驗、住戶體驗等形式,組織廣大民警,特別是青年民警,深入到困難家庭、艱苦行業(yè)、弱勢群體,訪問民情、訪察民意、訪排民憂,了解和感受底層群眾的生活狀態(tài)和所需所盼。切實解決好一些民警群眾觀念淡薄,不重視、不愿意做群眾工作的問題。要把體驗群眾生活作為樹立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教育的重要載體,結合每年愛民實踐活動、領導干部下基層“三解三促”和機關民警下基層鍛煉、新警入警,長期堅持、形成制度,在體驗實踐中不斷增強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二是掛鉤幫撫,情暖百姓。要在走訪體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完善掛鉤聯系群眾制度,每個基層所隊都要會同民政部門確定35個重點戶,安排民警進行結對幫扶,定期走訪交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及時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他們的心坎上。在此基礎上,要適時組織民警開展交流討論,讓大家從群眾的疾苦中領悟群眾工作的重要性,查找反思在對待群眾感情、態(tài)度和服務中的差距不足。

  三是警民懇談,良性互動。以探索建立警察公共關系新機制為抓手,進一步深化警民懇談活動,通過開展“警營開放日”、“博友走警營”、“當一天警察”等多種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拓展警民良性互動的載體和渠道,讓更多的群眾走進警營、了解警察,促進警民良性互動。

  四是創(chuàng)新服務,網聚民情。要進一上步完善“網上公安局”、“網上派出所”和“網上警務室”建設,全面推廣網上執(zhí)法告知服務系統(tǒng),不斷豐富和拓展網上服務功能,使“網上公安”成為聯系群眾、服務百姓、匯集民意、接受監(jiān)督的平臺。發(fā)展運用微博、博客、QQ群等互動平臺,暢通民意表達、警民溝通渠道,要積極鼓勵民警個人特別是功臣模范、愛民標兵建立個人微博、QQ群,精心培育一批人氣旺、影響大的微博群體。市局將采取讓群眾網上投票的形式,每年組織開展一次“最受群眾歡迎的網上公安”評選活動。要善于運用網言網語,開展防盜竊、防詐騙等安全防范知識宣傳,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

  五是整改問題,取信于民。要通過主動評查問題、群眾評議工作,深入查找執(zhí)法服務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突出問題,從群眾最不滿意的方面入手,集中開展整改落實專項行動。對公安機關推出便民利民舉措尚未落實到位的工作,對群眾投訴上訪中暴露出的公安機關執(zhí)法管理問題,進行全面排查梳理,重點抓住社區(qū)民警熟悉率不高、侵財性案件破案挽損率不高、窗口服務質效不高、執(zhí)法安全系數不高,以及少數民警執(zhí)法辦案不作為亂作為、形象不佳等問題,列出重點專項整治,集中抓好整改落實和成果鞏固,切實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并及時向群眾反饋整改情況,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要加強對問題整改落實的專項督查,及時通報整改工作情況,對整改后群眾仍不滿意的,要進行掛牌督辦、督促抓好整改。要健全完善民意民情收集辦理機制,探索建立民意民情辦理系統(tǒng),對群眾意見建議的登記、流轉、辦理、反饋等全部在網上流轉,作為群眾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推動群眾意見建議整改落實到位。

  六是技能培訓,提升能力。要按照“三懂四會”的要求,把提高群眾工作能力與水平,作為各級領導和基層民警培訓的重要內容,不斷健全和完善群眾工作培訓機制,通過訓練比武、考核檢查等形式進一步提升全警做群眾工作的本領。今后,凡新錄用的民警要優(yōu)先安排到社區(qū)警務室鍛煉,對缺乏基層工作經歷的機關民警要分期分批組織下基層跟班學習,繼續(xù)完善新提拔任用干部到信訪崗位隨崗培訓制度,切實解決不愿做、不會做群眾工作的問題。市局和各業(yè)務條線都要利用“群眾工作大講堂”等形式,定期邀請領導干部、專家學者、愛民模范、群眾工作能手等,介紹和傳授開展群眾工作的經驗、方法。要充分運用網絡手段,開設網上論壇、網上學校,及時將基層民警開展群眾工作的心得體會和創(chuàng)新實踐上網交流,研究探討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復雜問題。市局將設立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獎,每年評選表彰一批具有重要推廣價值的基層創(chuàng)新實踐成果。

  七是創(chuàng)先爭優(yōu),打造品牌。要深入開展群眾滿意的窗口服務單位爭創(chuàng)活動,大力選樹、培育一批真情為民的群眾工作先進典型,進一步營造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濃厚氛圍。從2012年起,省廳和市局將每年評選表彰一批縣級優(yōu)秀公安局、窗口服務示范單位和群眾工作標兵能手,并適時組織全市公安機關群眾工作先進典型事跡報告(座談)會。要加強愛民模范與人民群眾的互動交流,采取走進直播室、網上在線、DV展播、“警察故事”系列報道等形式,展示公安機關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的成效和新時期人民警察的風采,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互動,擴大社會影響力。要充分發(fā)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市局將定期組織群眾工作先進典型與廣大民警開展互動交流,讓大家在面對面的學習交流中切磋技藝、提高本領。

  八是強化宣傳,樹立形象。一方面要大力加強公安文化建設,以群眾工作為主題,以身邊先進典型為原型,創(chuàng)作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作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對群眾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優(yōu)秀典型、好人好事及時宣傳報道。充分發(fā)揮公安文化和新聞宣傳在塑造警魂、培育民警、宣傳群眾、樹立形象中的作用。

  四、考核獎勵

  實施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必須堅持以人民滿意為根本標準,建立完善以民意為導向的群眾工作考評機制,采取直接聽取群眾的評價、原則上不與基層公安機關接觸的方式,用群眾的評價檢驗公安群眾工作的成效,努力使各項工作更加符合群眾意愿,讓人民群眾得實惠、更滿意。

  一是考評內容。重點圍繞群眾工作的落實情況,抽取一些基礎性、關鍵性內容進行考評。主要包括:社區(qū)警民熟悉程度、窗口服務滿意程度、警情處置和案件辦理情況、網上服務滿意程度、群眾意見整改情況、矛盾糾紛化解情況、涉法信訪投訴情況、安全防范工作情況等8項內容,著重通過群眾的感受和評價,來檢驗公安群眾工作的質效。

  二是考評方法。考評采取下考一級的辦法,市局考評縣級公安機關,縣級公安機關考評基層所隊??荚u主要通過抽取平臺數據、電話訪問群眾等形式進行。按照全市公安機關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考核實施細則,圍繞確定的8項指標,每季度對各轄市(區(qū))局、分局組織一次抽樣考評,通報考評結果,年底對轄市(區(qū))局、分局考評情況進行年度綜合排名。

  考評采取百分制,8項考評內容按分值比例逐項考評,每項考評按各轄市(區(qū))局、分局所得分值依次排名,排名第一的得該項分值滿分,其余各轄市(區(qū))局、分局得分為:(該項得分÷第一名該項得分)×該項滿分分值,8項考評分值累加即為該轄市(區(qū))局、分局季度考評總分。全年各季度考評總分的平均分即為該轄市(區(qū))局、分局當年度綜合得分。

  三是結果運用。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考評結果,納入縣級公安機關和市局各部門工作績效考評,作為評先評優(yōu)、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市局將把考評結果與其他主要業(yè)務工作績效、民警違法違紀等情況數據一起進行綜合評價,凡在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中成績顯著的轄市(區(qū))局、分局,基層所隊(服務窗口)和民警將優(yōu)先推薦參評省廳組織的縣級優(yōu)秀公安局、窗口服務示范單位和群眾工作標兵?;鶎铀牐ǚ沾翱冢┖兔窬谌罕姽ぷ鲃?chuàng)新工程中表現將作為市局“十佳百優(yōu)”評選的重要依據,每年進行表彰。

  市局明確,凡在省廳檢查考核中名列全省后10名的縣級公安機關將不得參加年終的評先評優(yōu),在檢查考核中存在突出問題被省廳通報扣分的民警原則上不得評為稱職以上公務員,對所隊主要負責人實行約談,負有領導責任的轄市(區(qū))局、分局分管負責人向市局分管領導說明情況,市局負有指導檢查職能的業(yè)務部門向市局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領導小組寫出書面報告;被通報兩次或兩次以上的民警原則上評為不稱職公務員,對所隊主要負責人進行問責,負有領導責任的轄市(區(qū))局、分局分管負責人向市局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領導小組寫出書面檢查,市局負有指導檢查職能的業(yè)務部門向市局黨委寫出書面檢查,并按照《常州市公安局各部門工作績效考評實施辦法》相關規(guī)定酌情扣分。

  五、工作要求

  在全市公安機關實施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是一項牽動全局、涉及全警的重要工作,是夯實公安基層基礎、推動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科學發(fā)展的重要抓手,各級公安機關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實施,狠抓落實,形成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合力。

  一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加強對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的組織領導,市局成立由副市長、公安局長尚建榮任組長、其他黨委成員為副組長、有關警種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并在市局政治部設立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辦公室,會同各相關警種、部門共同組織實施。各地要把實施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作為“一把手”工程,專題研究部署,成立工作班子,細化工作方案,抓好措施落實。各級公安機關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堅持領導帶頭、全警參與,進一步改進領導作風、工作作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好群眾工作。

  二要務實創(chuàng)新,打造品牌。各級公安機關要充分調動廣大民警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尊重基層首創(chuàng)精神,總結推廣新鮮經驗,積極探索實踐群眾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要加強對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規(guī)律特點的深入研究,各轄市(區(qū))局、分局都要結合實際精心選擇一些優(yōu)勢項目,加大培育力度,努力形成12個在全市有地位、全省有影響的品牌特色。要教育引導廣大民警把群眾工作融入到本職業(yè)務工作之中,堅持從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從一言一行、點滴小事做起,努力把群眾路線貫穿到執(zhí)法服務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要進一步夯實群眾工作的基礎,按照要求配齊配強社區(qū)警力,切實解決社區(qū)警力偏少、工作難以落實的問題。

  三要廣泛宣傳,營造氛圍。要充分運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的目的意義、做法成效,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參與和支持,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基層所隊和服務窗口要在醒目位置,采取橫幅標語、電子屏播放、墻報板報等形式,宣傳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努力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要加強群眾工作的學習交流,市局在公安信息網主頁開設“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專欄”,反映各地動態(tài),交流經驗做法,宣傳推廣典型,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推動全市公安機關群眾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四要加強督查,推動工作。市局和各轄市(區(qū))局、分局要組成專門工作督查班子,加強對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的督查指導,及時查找通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并與相關單位一道分析原因,查漏補缺。各警種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本條線群眾工作創(chuàng)新工程的指導,定期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形成上下聯動、警種齊抓的工作格局,共同推動群眾工作上水平、上臺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