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常州市農業(yè)委員會關于印發(fā)《關于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常農發(fā)〔2016〕84號 |
||||||||||||||||||||||||
各轄市、區(qū)農林(業(yè))局,委機關各處室、委屬各單位: 現將《關于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的工作方案》印發(fā)給你們,請按照通知要求,認真貫徹落實。 常州市農業(yè)委員會 2016年6月15日 關于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的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農委《關于積極推進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工作的通知》(蘇農辦〔2016〕2號)以及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fā)的《關于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的工作方案》通知(常辦發(fā)〔2016〕24號)精神,現結合我委實際,制訂以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把信訪納入法制軌道,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的總體要求,深入推進信訪工作制度改革和信訪法制化建設,全力推動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工作(以下簡稱“分類信訪工作”),切實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信訪問題,確保信訪訴求能夠通過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法定途徑”和法定程序依法受理、處理。通過推行分類信訪工作,在我委內部進一步厘清信訪途徑與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其他法定途徑的界限,依法依規(guī)解釋和引導群眾通過法定途徑突出訴求,讓仲裁、行政復議、調解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共同發(fā)揮作用,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有效推進各部門履職盡責、依法行政,使信訪工作進一步回歸本位,不斷提高信訪法治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水平。 二、具體步驟 第一階段,按要求明確分工,我委鄭銀法副主任為分類信訪工作的分管負責人,委政策法規(guī)處為牽頭協調處室,制定分類信訪工作方案(責任處室:政策法規(guī)處,時間:6月10日前)。 第二階段,按照我委的責任清單和行政權力清單,認真梳理并確定與信訪訴求相對應的法定途徑,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依據,承辦機構及工作程序,在此基礎上編制常州市農業(yè)委員會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清單(責任處室:政策法規(guī)處、組織人事處,時間:6月25日前)。 三、工作任務 1、明確投訴請求類別的概念。信訪投訴請求按信訪目的分為申請求決類、揭發(fā)控告類、信息公開類、意見建議類四類。根據《信訪條例》第十四條,意見建議類問題可以通過信訪途徑處理。申請求決類、揭發(fā)控告類、信息公開類投訴請求,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有專門規(guī)定的,須按類別進行歸類,并通過法定途徑受理和辦理。 對于法定途徑,一要明確內涵。法定途徑應包含三個要件,即:現行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有明確規(guī)定;一般應具備明確的主體、時限和操作程序等要素;經過該途徑處理的結果具有法律效力。二要確定外延。對照以上三個要件,對現行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一次全面梳理,把處理投訴請求的各類法定途徑全部列舉出來(即: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清單)。 2、建立分類處理流程。收到信訪訴求后,按照市信訪部門要求,如有必要錄入陽光信訪信息系統(tǒng)的及時登記錄入陽光信訪信息系統(tǒng),并運用該系統(tǒng)處理信訪訴求,及時錄入告知單、答復意見等文書,方便信訪人通過系統(tǒng)查詢信訪訴求處理進程和辦理結果(責任處室:辦公室)。 信訪投訴請求的初次登記時: (1)已經或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途徑處理的,應出具不予受理告知單(責任處室:辦公室); (2)應當由我委依法處理的,按照各處室、各單位法定職能分類處理,填寫《常州市農業(yè)委員會信訪投訴請求法定分類處理流轉單》(見附件),導入相應法定途徑處理(責任處室:委機關各處室、委屬各單位); (3)應當由下級機關依法處理的,轉送下級機關按照法定途徑分類處理清單,導入相應法定途徑處理(責任處室:各轄市、區(qū)農林(業(yè))局); (4)不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的,告知信訪人向有權處理機關提出(責任處室:辦公室)。 涉及到多個處站時,由辦公室、組織人事處、政策法規(guī)處協同確定承辦部門,并確定主辦和協辦部門。 職責分工發(fā)生爭議時,由最先收到信訪投訴請求流轉單的部門提請委辦公室、組織人事處、政策法規(guī)處研究確認承辦部門。 3、公開法定途徑清單。按照“公開為常態(tài)、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向社會公開信訪投訴請求法定途徑分類處理清單。加強對群眾的宣傳引導,講清楚各類投訴請求找誰辦、怎么辦,讓群眾看得懂、辦得順。加強對干部職工的教育培訓,使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精準把握依法分類處理工作要求,認真依法分類處理信訪群眾的投訴請求,切實提高依法辦事能力(責任處室:政策法規(guī)處、組織人事處)。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推動。各地、各部門要將分類處理工作作為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的重要舉措,整體布局,有序推進。各地、各部門要負起主體責任,認真組織落實,確保落地見效。 2、加強溝通協調。建立健全部門間銜接貫徹的工作機制,做到信息互通、工作協同。同一信訪投訴請求涉及多個訴求、多個途徑、多個部門的,相關部門要在充分溝通協商的基礎上,明確分工、統(tǒng)一口徑,防止推諉扯皮。 3、加強調查研究。按照省農委,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轄市、區(qū)農林(業(yè))局及委機關各處室、委屬各單位要及時掌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并認真研究提出解決辦法。主動向上級機關請示匯報,確保我委制定的清單與省對口部門的清單順暢對接。 附件 常州市農業(yè)委員會信訪投訴請求法定分類處理流轉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