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于印發(fā)《常州市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常交規(guī)〔2012〕2號 |
|||||||||
各轄市(區(qū))交通運輸局、各有關單位: 為加強和規(guī)范我市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管理, 我局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常州市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現(xiàn)予印發(fā)。如在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問題,請及時反饋我局。 特此通知。 附件:常州市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試行)。 二O一二年六月六日 主題詞:公路 建設 管理 辦法 通知 抄送:新北區(qū)城市管理與建設局,天寧、鐘樓、戚墅堰區(qū)建設局。 常州市交通運輸局辦公室 2012年6月6日印發(fā) 共印16份 常州市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切實加強我市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管理,有效控制工程質量、進度、安全和投資,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4]第9號令)、《江蘇省干線公路建設管理辦法》(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蘇交公[2005]65號文)、《江蘇省干線公路建設前期工作管理辦法》(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交公計[2006]22號文)和《關于進一步完善責任體制,加快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的意見》(常州市政府常政發(fā)[2010]96號文)等法律法規(guī)文件精神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我市范圍內符合江蘇省國省干線路網(wǎng)規(guī)劃,并列入省干線公路建設計劃的建設項目。 第三條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遵循“統(tǒng)籌規(guī)劃、條塊結合、分層負責、聯(lián)合建設”的方針。市與轄市(區(qū))政府的責任分工按常州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責任體制,加快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的意見》執(zhí)行。常州市交通運輸局(以下簡稱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全市干線公路建設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常州市公路管理處(以下簡稱市公路處)具體履行全市干線公路建設的行業(yè)管理職責。 第四條干線公路建設管理的主要程序是:項目前期工作,施工圖設計和審批,編制年度建設計劃,辦理施工許可,組織實施及竣(交)工驗收等。 第二章前期工作及管理 第五條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包括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 對于不需新征用土地的項目,可以將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合并為方案設計,方案設計須達到初步設計的深度。 第六條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由市交通運輸局統(tǒng)一協(xié)調,具體工作由市公路處承擔。 第七條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應報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以下簡稱省公路局)預審通過后,由市交通運輸局上報發(fā)改部門審批。方案設計由市交通運輸局報省交通運輸廳審批。所有前期工作均需市交通運輸局初審后上報。 第八條項目前期工作文本應提前組織編制,在項目實施前完成審批,未完成前期工作的項目將不予列入下年度建設計劃。施工圖設計和征地拆遷方案應在項目列入年度計劃前基本完成。 第九條初步設計或方案設計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圖設計。施工圖設計由項目法人或建設單位組織編制,施工圖設計應符合省公路局《關于加強全省干線公路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審查管理的通知》的規(guī)定(交公程[2011]349號文),經市公路管理處組織預審后報省公路局審查。綠色通道工程應與施工圖設計同步設計。 第十條各轄市(區(qū))交通運輸局或相關職能部門需在每年的10月份上報下年度的建議計劃,市交通運輸局在每年11月底前,根據(jù)各轄市(區(qū))上報的建議計劃組織編制下年度建設建議計劃,上報省交通運輸廳。市交通運輸局根據(jù)省交通運輸廳下達的年度計劃,確定和下達全市國省干線公路的年度建設計劃。 第十一條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設計應根據(jù)國家勘察設計資質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并參照《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交通咨詢項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常交計[2012]1號)文件,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 第三章建設管理 第十二條國省干線公路推行項目法人制度,嚴格執(zhí)行省交通運輸廳對建設單位有關規(guī)定。地方政府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組建或明確項目管理機構,并按規(guī)定進行人員配備、駐地建設等,對干線公路建設全過程全方位管理,確保建設項目始終處于受控狀態(tài)。 第十三條國省干線公路建設應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江蘇省招標投標條例》,實行項目招投標制度,建設項目招投標過程應符合國家、省有關招投標規(guī)章和規(guī)范性文件,且必須按照市交通運輸局《關于規(guī)范全市交通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的通知》(常交程[2011]1號文)開展項目招投標活動,具體招標工作由項目法人負責組織,常州市交通建設招標投標辦公室和紀檢監(jiān)察部門對整個招標評標活動實施監(jiān)督。市公路處全程參與所有項目招投標管理工作,并對重大項目選派招標人代表。 建設單位與中標人簽定合同后,應根據(jù)《江蘇省干線公路建設從業(yè)單位合同履約信譽考核辦法(試行)》,按季度對中標人進行履約考核。 第十四條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實行社會監(jiān)理制度,并執(zhí)行省、市交通主管部門有關監(jiān)理工作的規(guī)定。 第十五條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實行經濟合同、廉政合同和安全生產合同三合同制。 經濟合同中不僅包括確保工程質量等條款,還應包括確保及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等條款(或收取保證金條款);廉政合同中應按國家和省市相關規(guī)定簽訂,并明確廉政建設管理責任人;建設單位應按國家和省、市有關規(guī)定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事故行政責任追究制,并按照《江蘇省公路施工路段管理辦法》和《常州市公路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與路政管理實施辦法》,實行安全生產保證金制度,加強對施工現(xiàn)場和安全生產的管理。 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嚴禁轉包。工程分包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資格條件和相關工程經歷,并不得二次分包。擬分包的專項工程及規(guī)模,施工單位應當在投標文件中明確,合同分包必須經監(jiān)理單位審查通過后,報建設單位備案,承包單位、分包單位應當分別設立項目管理機構;設計合同分包必須經委托方同意;監(jiān)理合同不得分包。 第十六條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實行審計制度。工程施工中和工程完工后均應進行審計,其中總投資在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含5000萬元)的基建項目原則上采取全過程跟蹤審計。建設單位應主動配合上級部門組織的審計。 第十七條 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實行施工許可制度,申請施工許可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項目已經列入年度建設計劃; 2、施工圖設計文件已經完成并經審批同意; 3、用地手續(xù)已辦理、拆遷基本完成; 4、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已依法確定; 5、已辦理質量監(jiān)督手續(xù)和安全監(jiān)管手續(xù),已落實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措施; 6、建設資金已落實。 建設單位應填寫施工許可申請書,并準備齊全完整的申請資料,經市公路處初審后,報市交通運輸局審批。 第十八條初步設計(或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經過審查批復后,如發(fā)生設計變更,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江蘇省公路水運工程設計變更管理辦法》和省公路局“關于干線公路建設工程貫徹執(zhí)行《江蘇省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管理暫行辦法》有關事宜的通知”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九條建設單位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文件、合同要求對設計、施工、監(jiān)理單位進行管理,協(xié)調好各方關系,做好工程質量、進度、投資、安全目標控制。 第二十條國省干線公路建設質量由建設單位全面負責,建立政府監(jiān)督、法人管理、社會監(jiān)理、企業(yè)自檢四級質量保證體系。除省公路局對項目的工程質量組織的檢查外,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處對工程項目進行定期和不定期質量抽查。建設、施工、監(jiān)理等單位應按照省公路局《江蘇省干線公路建設工程質量檢查實施細則》(交公程[2005]350號)積極主動地配合,對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建設單位應組織施工、監(jiān)理等單位按規(guī)定要求和標準及時進行整改并書面反饋。 建設單位必須貫徹落實《江蘇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責任制度》(蘇交質[2003]13號)、《江蘇省交通建設工程安全責任制度》、《江蘇省干線公路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辦法》(交公程[2005]351號)、《江蘇省公路水運建設工程質量監(jiān)督工作程序及標準》、《江蘇省公路水運建設工程安全監(jiān)管規(guī)定》,按照規(guī)定向交通工程質量監(jiān)督機構辦理質量監(jiān)督手續(xù),落實安全監(jiān)管責任。向市公路處提交質量負責人名單及變更審批手續(xù),并向交通工程質量監(jiān)督機構備案。督促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建立工地試驗室,建設單位初審后報送項目質監(jiān)機構審核備案。建設單位應及時將上述制度落實情況及辦理結果向市公路處報備。 對采用BT形式建設的工程項目,要制定切合實際的管理規(guī)定,強化建設單位的質量管理作用,提高工程建設質量管理水平。 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的質量目標是:分項工程合格率100%、單位工程優(yōu)良率95%以上、工序一次報驗合格率95%以上。原材料一次抽檢合格率95%以上;軟基處理合格率100%,優(yōu)良率95%以上;橋梁樁基Ⅰ類樁98%以上,不出現(xiàn)Ⅲ類樁;通道、涵洞和橋梁上、下部結構混凝土強度合格率100%;路基壓實度一次抽檢合格率95%以上;路面基層、底基層強度合格率100%,基層總厚度單點合格率96%以上,壓實度單點合格率98%以上;瀝青面層馬氏密度壓實度單點合格率99%以上;瀝青面層厚度單點合格率98%以上,其它指標滿足評定標準要求。 干線公路建設按照JTG F 80/1-200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和設計文件及省有關規(guī)定進行檢測,具體的檢測頻率要求為:承包人自檢頻率100%,駐地監(jiān)理組抽檢20%以上,建設單位抽檢5%以上。 第二十一條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應科學計劃,規(guī)范實施,建設單位應制定合理的工期,不得隨意壓縮或拖延工期。 第二十二條國省干線公路建設對建設項目的工程質量、進度、投資、安全實行報表制度。建設單位以月報形式報市公路處,并及時做好江蘇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管理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維護工作。市公路處在對月報審核匯總后以月報定期報省公路局和市交通運輸局。 第二十三條建設單位應按照有關紀檢監(jiān)察規(guī)定,落實廉政建設工作,對總投資達3億元以上的建設項目實行紀檢派駐制度。 第二十四條國省干線公路建設應當全面接受公共監(jiān)督,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對干線公路建設過程中的招投標、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向各級交通主管部門或紀檢監(jiān)察部門進行舉報和投訴。 第四章資金管理 第二十五條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實行概算控制。初步設計(或方案設計)應同步編制工程概算。工程造價應嚴格控制在批準的概算范圍內。 第二十六條列入干線公路建設年度計劃的項目,由市公路處成立資金專戶,不得挪用和截留。市公路處根據(jù)省補資金到位情況、工程進度和國省干線公路質量考核情況按季度撥付。 第二十七條工程通過交工驗收并報備后,撥付省補資金至95%,工程通過竣工驗收后再撥付5%的工程質量保證金。 第二十八條未履行施工許可等手續(xù)或未按上述第十八條規(guī)定辦理變更設計手續(xù)的工程項目,不予撥付省補資金;對于存在較大質量隱患或發(fā)生安全隱患的工程項目,暫停省補資金的撥付,直至問題得到解決。 第二十九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guī)定管理使用建設資金,做到專款專用;按照工程進度和合同約定,及時支付工程款;按照規(guī)定的期限及時退還保證金、辦理工程結算。不得拖欠工程款和征地拆遷款,不得擠占挪用建設資金。 第五章驗收管理 第三十條 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完工后,應按有關規(guī)定及時組織交工和竣工驗收。工程項目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三十一條 通過竣工驗收的工程項目,方可移交有關單位管理養(yǎng)護。 國省干線公路建設工程交、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向常州市交通工程質量監(jiān)督站申請質量檢測和鑒定。 第三十二條 交工驗收由建設單位組織,相關單位派員參加,工程各合同段驗收合格后,建設單位應及時完成項目交工驗收報告,報市交通運輸局和市公路處備案,并由市公路處報省公路局備案。 第三十三條竣工驗收由省交通運輸廳負責,省公路局具體組織??⒐を炇涨?,由建設單位提出竣工驗收申請,由市公路處向省公路局申請驗收??⒐を炇涨?,建設單位應對工程缺陷進行修復,竣工資料應通過專項驗收,應編制工程決算和竣工決算,并通過竣工審計后,方可申請竣工驗收。未編制竣工決算報告及未經竣工決算審計的工程不得組織竣工驗收。 第三十四條 工程竣工驗收前的試運營期不少于2年,但不應超過3年。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 凡由新北區(qū)、天寧區(qū)、鐘樓區(qū)和戚墅堰區(qū)包干實施的國省干線公路建設工程,參照本辦法之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三十六條 市公路管理處可根據(jù)本辦法制定常州市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管理考核實施細則,報市交通運輸局備案。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由市交通運輸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自發(fā)布之日起試行。 |